宋国:小国也可以有大梦想
- 时间:
- 浏览:4912
- 来源:看看历史网
宋国是纣王的哥哥微子的封国。 当年周武王打败殷商以后,纣王自焚而死。微子“持其祭 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让左边的人牵着一只羊,右边的人持着茅草,自己绑着双 手,裸跪在地上,用膝盖行走到武王面前,献上祖宗的祭器, 乞求武王原谅。 武王对这个“带路党”的热烈表演非常满意,不仅在官方 舆论里面大肆宣扬“殷有三仁”(这话虽然是孔子说的,但源 头应该是周朝的官宣)——微子就是三仁之一,是商朝为数不 多的好人之一——而且给了微子特别丰厚的赏赐。
最重要的赏赐就是把微子封到殷商故地,给他封了一个诸 侯,并且给他封的是最高级别的“公爵”,跟周公、召公并 列,比其他诸侯的爵位都高。这叫作“兴灭国,继绝世”,就 是说,不让前朝贵族断绝香火。(另外还把夏朝后裔封到杞 国。)
周朝政府给了宋国很多优待条件,比如可以单独奉祀殷商 的祖先,可以继承商朝的礼法等,并且让他们以客礼事周。所 以名义上他们家是周朝的客人,不是周朝的臣子。商朝的礼法是几百年前的东西,跟当前的周礼差别很大, 保留着很多上古时期质朴的民风民俗。
在周人看来,这些礼法 显得迂腐而不合时宜,也只有那群前朝遗老还抱着这些东西不 放。 而且更尴尬的是,商人的礼法其实也并没有完整地保留下 来。他们其实已经被迫接受了周人的各种思想观念,剩下的只 有嘴硬了。 所以宋国在诸侯国里面是一个异类,是前朝遗留下来的活 化石。大家都以看笑话的心态看着他们,像“守株待兔”“揠 苗助长”这些笑话,都是编派宋人的。
关键是宋人还没有自知之明,总以“贵族”自居,觉得自 己高人一等,不屑于跟你们这些“俗人”为伍。反映到国家性 格上就是:无视自己的实际国力,总以大国自居;明明是一个 夹在诸侯国中间的受气包,偏偏总干一些天下霸主的事情—— 气得你总想扁他一顿。但这个国家又还特别硬,城池坚固,很 不好打,不是一等强国还收拾不下他。
总结起来就是——又臭又硬。 这样一个国家,对于身边迅猛扩张的郑国当然很看不惯。 郑国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暴发户富二代,没文化,没内涵,仗 着是周王的亲戚到处招摇。所以宋国总是忍不住要出来敲打一 下他。 于是,宋国成了郑国扩张之路上最大的对手。好心办坏事的制度 殷人有一个传统“兄终弟及”,君王死后会把位置传给自 己的弟弟,弟弟以后再传位给哥哥的儿子。有商一朝,好几次 王位继承都是这样的方式。
公元前七二九年,宋宣公临终前,把他的弟弟叫到身边 说:“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按照我们的传统,我应该把王位 传给你。”于是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把王位传给了弟弟公子 和。公子和继位,是为宋穆公。 宣公的太子是与夷,穆公的太子是冯。 后来穆公病重,召集以孔父嘉为首的大臣们说:“我哥哥 那么仁义,把位子传给我,我不能辜负他。所以现在我把王位 还给哥哥的儿子与夷,不给我儿子。” 孔父嘉却表示反对,说太子很受人拥戴,为什么要废他。
但是穆公坚持自己的主张,更进一步,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冯 将来争夺王位,他特地把冯驱逐到了郑国——这给宋郑关系埋 下了一颗炸弹——然后把王位传给了与夷。与夷继位,是为宋 殇公。 那是公元前七二〇年。但这种“兄终弟及”的模式只是看起来和谐,实际上已经 完全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
后来的无数历史证明,只要出 现“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随后必然引起严重的君位争夺 战。这种模式坑了无数个国家,宋国就是第一个牺牲品。 穆公把自己的儿子先发配走,确实是一个明智的招数,理 论上能防止争位的情况发生。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后来的事态 发展完全超出了穆公的预料——这是后话,先说殇公的事。
后来穆公病重,召集以孔父嘉为首的大臣们说:“我哥哥 那么仁义,把位子传给我,我不能辜负他。所以现在我把王位 还给哥哥的儿子与夷,不给我儿子。”
孔父嘉却表示反对,说太子很受人拥戴,为什么要废他。 但是穆公坚持自己的主张,更进一步,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冯 将来争夺王位,他特地把冯驱逐到了郑国——这给宋郑关系埋 下了一颗炸弹——然后把王位传给了与夷。与夷继位,是为宋 殇公。 那是公元前七二〇年。
但这种“兄终弟及”的模式只是看起来和谐,实际上已经 完全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后来的无数历史证明,只要出 现“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随后必然引起严重的君位争夺 战。这种模式坑了无数个国家,宋国就是第一个牺牲品。
穆公把自己的儿子先发配走,确实是一个明智的招数,理 论上能防止争位的情况发生。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后来的事态 发展完全超出了穆公的预料——这是后话,先说殇公的事。
公元前七二九年,宋宣公临终前,把他的弟弟叫到身边 说:“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按照我们的传统,我应该把王位 传给你。”于是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把王位传给了弟弟公子 和。公子和继位,是为宋穆公。
孔父嘉却表示反对,说太子很受人拥戴,为什么要废他。 但是穆公坚持自己的主张,更进一步,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冯 将来争夺王位,他特地把冯驱逐到了郑国——这给宋郑关系埋 下了一颗炸弹——然后把王位传给了与夷。与夷继位,是为宋 殇公。
宣公的太子是与夷,穆公的太子是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