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为王:权力斗争下的创造力
- 时间:
- 浏览:7621
- 来源:看看历史网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出生了,此时的天下已乱成一锅粥。降生于 这锅粥里的他,不可能预料到,若干年后,自己会成为九五之尊,号令天下。
秦始皇本名赵政,后来叫秦王政,史书又称他为嬴政,还有人称 他为吕政,众所周知,名字只是个标签,所以为了方便,我们在之后 的叙述中统一称他为嬴政。
嬴政并非生于他的祖国秦国,而是生于敌国——赵国首都邯郸。 他出生前后,天地万物没有一丝异象,按中国历史的传统,这似乎暗 示了他不可能成为伟大人物。
他的亲爹嬴异人在产房外等待时,心中期盼着奇异景象的出现。 他先是抬头望望天,那天邯郸城上空密布青灰色的云,使人呼吸不 畅,感到压抑;他又低头看看地,似乎能看到地缝中悄无声息地渗出 血来,那也并非关于他孩子的异象,而是一年前在秦赵两国长平之战 中死掉的赵国战士的阴魂之血。
整个天地和以往一样,毫无奇特之处。只不过有一点让嬴异人感 到奇怪,今天的时间仿佛停止了流逝,像块冰一样,冻住了。
多年以后,嬴政寻找不老药时,在广阔的大海边也有同样的体验。
就在这坚冰一样的时间中,空间似乎也发生了扭曲。嬴异人看到 产房里有无数火星,这些火星簇拥着,留出了中间一小片空间。在狭 窄的空间中,有七个火星被摆成北斗七星的模样,光芒刺眼。正在他 为此时此地的时间和空间而感到迷惑时,产房里传来一声孩子的啼哭
多年后,中国的儒家史官们,哆嗦着手,在竹简上沉痛地写道: 这天(公元前259年1月27日)嬴政出生了。
——儒家史官们在写这句话时,感觉不是在写一个人的出生,而 是在写一个魔王的降生。之所以怀着这种情感,全是因为嬴政后来给 他们带来的心灵痛击与肉体折磨。
对于这个孩子的出生,嬴异人没有男人第一次做父亲时的激动和 新鲜感,因为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另外一件大事上。这件大事表面 上看只是他本人的人生关键点,但同时它也成了嬴政的人生转折点。
在嬴政出生的十年前,按“国际”惯例,嬴异人以秦国王室成员 的身份被送到赵国做人质。人质的生活险象环生,因为两国之间的武 装冲突持续不断。赵国赢了,赵国政府就会把嬴异人叫进宫廷,让他 唱歌跳舞以示庆祝;倘若赵国输了,嬴异人就要挨赵国人的口水和脏 话,这种羞辱随着秦国越来越强变得越来越频繁。
这种痛苦的日子过了几年,就在嬴异人被羞辱得快要崩溃时,改 变他命运的贵人吕不韦出现了。
吕不韦把他从泥潭里拉了出来,不但让他重获新生,更让他飞黄 腾达。
吕不韦本是个商人,靠精明的头脑和那个时代必不可少的运气赚 了许多钱,同时他还是个具有高度政治智慧的人。在某次和赵国富商 与官员的聚会上,他发现了正喝闷酒的嬴异人。
纯粹靠直觉,吕不韦立即断定嬴异人非比寻常。宴会散后,他遍 撒金钱,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最后理性地断定,嬴异人是个奇货 ——所谓奇货,就是那种一本万利的超级A货。
吕不韦何以断定嬴异人是奇货呢?
当时秦国国王嬴稷(昭襄王)已经六十多岁,嬴异人的老爹——太 子嬴柱(安国君)已经四十多岁,而且身体一直不好。
吕不韦分析,老家伙嬴稷在位时间不会太长了,赢柱同样如此。 赢柱的大老婆没有儿子,20多个儿子都是小老婆生的,嬴异人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这20多个人中,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继承嬴柱的 王位.
吕不韦打的算盘是,只要能让嬴异人成为继承人,那这笔投资的 回报必定极为惊人。问题是,既然有20多个“潜力股”,吕不韦为何 非要选嬴异人呢?
世界知道中国的赫赫大名,就是从秦开始,并且一直习惯用秦指代中国。后来 印度人把中国称为支那(Cina),就跟“秦”字一音有关。当然,中国也被叫做新浪 ——罗马人把中国叫做Sina——新浪。不管是支那还是新浪,大约都是从“秦”音转变 来的,而最终演变成China。Sino-这个词根是中国的意思。而sinology是汉学的意 思,也是源自“秦”这个字的发音吧。“秦”字成为西方人对中国的代称,是因为秦人通 过陇西抵达中亚的一条“皮毛之路”(丝绸之路的前身)与西方文明进行了远距离传 播交流。秦的光辉魄力,正是无可抹杀。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代,秦赵邯郸大战完后的第二年,有两个重要人物的生 死,震动了和将要震动中国的历史舞台。一个是为国八百年的赫赫大周王朝最后一 任天子——号称羞赧之王的周赧王,因为年岁太大,在这一年很羞赧地驾崩了,姬 姓周王族彻底终结。而另一个刘姓的英豪,却呱呱地在这一年一个泗水郡丰邑农民 刘执嘉家中降生了。由于已经有了三个很能吃饭的男孩,喜添新口的刘老爹根本没 有兴趣给新生的儿子取一个正式名字,索性就叫他刘季,也就是刘老四的意思。
根据古人的观察,羊是很很的动物,很,就是不听从的意思,所以必须有人 看,而且百分之八的公羊都有同性恋行为,所以熊心每天的任务就是拿棒子打那些 同性恋的羊。总之,羊淫而很,这是古代一句俗语。羊很的程度,甚至达到了虎和 狼的猛贪的程度。能够牧好羊,熊心想必牧人也很有能力。
历史发展是逐渐过渡的,从分封制向皇权专制的转型,不可能是像秦帝国所搞 的那样急剧过渡的。在很大程度上,秦末这场社会大动荡,基于的主要社会矛盾是 分封制向皇权专制急剧过渡时,分封制的历史惯性的反弹振荡,而不能以农民起义 反抗地主政权的剥削作为首要矛盾(这最多是从属性的第二矛盾)。长期习惯了分 封制社会体系的社会各阶层,排斥皇权专制的集权社会体系,特别是这个体系又并 没给人们带来幸福,反倒生活日窘。